資 訊
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需要提升工業設計公司能力 | FROM ZERO TO ONE
- 來 源:網絡
- 發 表 于:2019-12-05
- 作 者:李躍聰
- 人 氣:14910
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需要提升工業設計公司能力
中國是制造業第一大國,200多種工業品產量全球第一。但談到工業設計第一陣營,消費者大多先想到德國、日本、美國
等國家。中國在制造業許多領域,仍存在著明顯的設計短板,特別是在設計基礎研究與數據積累、設計工具與方法、設計
人才培養、試驗驗證以及公共服務能力等方面,亟待加強。
工業設計是對所有工業制品設計以及人為系統設計的統稱,上到航天飛機、坦克、裝甲車等重工業,下到水杯、臺燈、衣
架等輕工業,還有UI、HMI等界面交互也都涵蓋在工業設計的研究范疇里面。值得一提的是,工業設計不只是對實物產品
的研究,還有涉及對服務系統,產業模式的研究。因為一件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到使用,再到回收,是一個連續的進程,單
獨考慮某一個部分是不可行的。
近日,2019世界工業設計大會在山東省煙臺市召開,展館內一列工業化平臺動車組吸引了眾多目光。列車上的雙層座位車
廂和雙層臥鋪車廂等都可以按照需求隨機結合,相比傳統動車組,工業化平臺動車組取得了很大創新,打破了半個多世紀
以來高速列車全球范圍內只能固定編組的模式。工業化平臺動車組模型不但有廚房和座椅結合的車廂,也有臥鋪的車廂,
同時在一節車廂里面也可以實現座位和臥鋪相結合的客運組成方式。此外,還有無糖無奶的低脂咖啡、可以根據顧客需要
移動的試衣試鞋車、設計感滿滿的移動街景房車……設計已不單是外在裝飾、吸引眼球,而是制造業創新創造的一個重要
組成。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當前中國工業設計門檻較低,還沒有形成系統、被普遍認同的學術體系,有些人簡單地將工
業設計等同于美工、視覺藝術等,認為工業設計就是外型“好看”。事實上,工業設計中,消費者、使用者本身成為設計
的一部分,必須考慮實用性的提升,不能“中看不中用”。
如何推動工業設計盡快上臺階?
人才培養將加快?!秾m椥袆佑媱潯诽岢?,要改革制造業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暢通設計師人才發展通道。結合“新工科”
建設,推廣CDIO(構思-設計-實現-運作)工程教育模式。鼓勵社會團體、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制造業企業協作辦學,
引導更多社會資源投向設計教育領域。加大工業設計人才培養培育力度,探索納入人才積分落戶制度。鼓勵具有大型項
目經驗的設計師設立個人或聯合工作室,擔任社會兼職,在市場中發揮作用價值。
營造公平開放的設計環境。設計離不開研發創新,設計成果、知識產權的保護是保障設計產業健康發展的前提。《專項
行動計劃》提出,要強化設計知識產權保護、營造有利于設計發展的社會氛圍。加大懲戒力度,嚴厲打擊外觀設計專利
侵權等違法行為,維護行業競爭秩序。加強設計類評獎、大賽、展覽的知識產權保護。順應設計產業發展實際,探索新
業態、新領域的外觀設計保護,適當擴大外觀設計專利權保護客體的范圍。
出臺專項行動計劃是為了提升設計水平和能力,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大國向
制造強國轉變,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保障。爭取用4年左右的時間,推動制造業短板領域設計問題有效改善,
工業設計基礎研究體系逐步完備,公共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發展。其中,要在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
器人、汽車、電力裝備、石化裝備、重型機械等行業,以及節能環保、人工智能等領域實現原創設計突破。在系統設
計、人工智能設計、生態設計等方面形成一批行業、國家標準,開發出一批好用、專業的設計工具。創建10個左右以
設計服務為特色的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發展壯大200家以上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創建100個左右制造業設計培訓
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