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 訊
工業設計浪潮下的魅族17 | FROM ZERO TO ONE
- 來 源:百家號
- 發 表 于:2020-05-11
- 作 者:工業設計優質創造者
- 人 氣:13144
就在剛剛過去的3天前,魅族17手機正式舉行發布會,發布會的魅族最后讓我覺得是可能就在它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打磨
手感、去提升工業設計上了。從外觀設計上你會發現魅族壓根兒就不想將中杯和大杯版區分開來。好的,下面我們回到發
布會現場看看。
從整場發布會看下來,你會發現魅族確實很會掌握重點大肆“渲染”,比如講到魅族17研發的過程,是魅族史上“從設計
到量產花費時間第二長的手機”--言外之意這款手機之所以這么晚出來,因為更花時間打磨了,更深一層的意思是這款手機
的設計是花費了大精力的、別家都沒花這個時間去打磨。
不可否認,工業設計確實是這款手機身上最大的亮點,從一些垂直媒體已經發布的真機圖賞來看,魅族17稱得上魅族
“工業設計”最后的堅持!從正面屏幕的視覺感到溫潤的握持感,魅族17看上去確實值得再次成為經典。甚至就連事前人們
覺得不能接受的右上角挖孔屏的設計,從真機的效果來看,這個挖孔也確實是小得沒有存在感的挖孔,它的存在并沒有極大
的影響整部魅族17手機的正面視覺美感。
但這一切,是否應該是魅族應該營銷的重點?又或者說是魅族應該向用戶傳達的重點呢?筆者要在這里打一個問號了!
在批判魅族之前,我們要從宏觀的角度先說一說開年以來整個智能手機市場在產品設計上的變化:開年以來的旗艦手機都
在工業設計上更加內斂、更加精致了,以三星S20和小米10開始的正面挖孔屏成為當前的主流,且各家都在試圖將挖孔變
得更小--這一點不僅僅是魅族在做而已;前后曲面屏的設計,也是5G手機的主流,小米10、華為P40、OPPO Find X2等
都是此類產品,這一點不比魅族著重打磨的所謂“天青配色陶瓷背板”來得容易。
更何況,說到類似的陶瓷配色打磨,小米好像也玩過同樣的梗了吧?
當然,魅族的“固執”也并不是沒有值得稱贊之處:后置橫向4攝模組的設計,且不管它的影像能力提升了多少、這辨識度
是足夠高了吧?可惜,中杯的魅族17和大杯的魅族17 Pro并沒有在攝像頭模塊設計上有所區分。
魅族17采用了后置6400萬像素的四攝攝像頭組合,其中6400萬像素主攝搭載了IMX686傳感器,超級夜景模式3.0,118°
超廣角攝影的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2.5cm微距攝影的500萬像素攝像頭。從樣張的效果來看,這次的發力重點似乎也不
再這里..你甚至只看到了大杯版的魅族17 Pro少見的配備了一顆800萬像素長焦頭,卻只配別了3X光變和8倍的混合變焦,
這是個什么意思?
難道為了與眾不同,連30倍的數碼變焦都不肯給嗎?
讓人覺得欣慰的是,魅族終于肯在某些部分作出妥協了,比如為了讓全系的魅族17具備更強的續航能力,無論是標準版的
魅族17還是大杯版的魅族17 Pro都擁有一顆4500mAh的大容量電池,所不同的是17只支持30W的有線快充,而17 Pro除
了30W有線快充之外還配備了27W的無線充電支持和反向無線充電技術的搭載。
這樣,魅族17就具備了全場景的充電能力。在犧牲小我、贏得大我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魅族終于向世界低了頭!
總結:
還有關于Flyme的優化提升、5G場景的應用優化,乃至各種典藏版、限量版之類的我們就不一一去提及了,賣情懷也好、
向世界低頭也罷,魅族17可能并不能讓魅族走出泥潭,尤其是在各頭部廠家都在通過5G性價比機型和5G旗艦機型雙管齊
下搶奪市場的前提下,魅族17光是用“打磨時間第二長”的說法來推銷這款產品,很難!
接下來的華為v30也會有一波的優惠來襲,蘋果的iPhone 12也快上市了,你們會選擇魅族17嗎?這個問題留給市場來解答
吧。市場的數據不會撒謊,到底是外觀設計工業設計更吃香還是系統性能更受青睞,讓我們拭目以待吧!